背景
根據出十二章,逾越節是在正月十四日,記念以色列人出埃及時逃離殺長子災難的節期,取一隻羊羔,把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。若一家人數太少,可以與鄰舍共取一隻。用火烤了,與無酵餅和苦菜一起吃。並且從那日起連續七天(十四日至二十一日),都要除去酵,稱為無酵節。
根據出埃及記十二章,逾越節是來自出埃及的事件,在正月十日準備一隻沒有殘疾的一歲羊羔,到了十四日就把羊羔宰殺。以一家人作一單位,若一家吃不了一隻羊羔,可以與鄰舍合取一隻吃,不可留到第二天早晨。此外,吃羊羔當腰間束帶,腳上穿鞋,手中拿杖,趕緊地吃(出十二11),並且把羊血塗在左右的門框上和門楣上,用作記號免除神擊殺埃及長子的刑罰。當時所看的祭,是指出守逾越節是獻給耶和華逾越節的祭(出十二27),就是把逾越節的羊羔宰了(出十二21)。[1]《米示拿.論逾越節》(Pes.)10:5認為羊的獻上代表神的經過(逾越),無酵代表神從埃及拯救以色列人,苦菜代表埃及人曾苦侍他們。
後來這節期的羊羔看為獻給神的祭物(出三十四25;申十六2)。到了王國時期,更加守節要在耶路撒冷(申十六1-8),成為三個朝聖節期的其中一個(利二十三5)。以色列人不用在家中殺羊羔,而是發展成在家中吃逾越節晚餐。[2]
餐前準備
訂閱即可取得存取權限
立即訂閱,即可閱讀更多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