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徒常把神愛我們掛在口邊,也常教導人要愛神。這樣以「愛」為元素作聯繫的神人關係是如何理解呢?信徒有時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,一方面是不用理會或反省自身的情況,只用透過默想、猜想、空想、或幻想就能感受到神對我們親蜜的愛。另一方面,人又會以自己承擔的事奉多寡來衡量自己愛神的程度。究竟有多少是從神的角度看自己呢?
瑪拉基書處於以色列人付上沉重的代價來重建了聖殿,可是哈該先知所描述的「福」並沒有臨到,神的國度也沒有出現,環境仍然惡劣,他們的信仰開始滑落。最重要的是負責教導的祭司,不單沒有盡責,還成為得罪神的首要元兇。
訂閱即可取得存取權限
立即訂閱,即可閱讀更多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