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世記第一至四章引起的問題很多,並不是經文意思不清而引起,主要原因是經文的內容不配合我們所理解的現在世界的情況。早在西方理性主義興起,教會受到科學的挑戰,於是一些宗教人士強行把科學研究出來的成果硬套在經文內,把經文解釋為配合現今的科學,創造的故事就是明顯的例子。
我們知道經文是由多年前的以色列人所寫的東西,他們只能寫下當時認知的世界,不可能要配合現代的科學。就算是神的默示,作者不可能寫下他自己不明白的內容,由於經卷的目的只是教導信仰,因此寫下來的東西也不可能使當時的讀者都不明白的。否則寫下的經卷根本沒有作用。若是寫的人和看的人都不明白,經卷還有甚麼價值?特別是經卷成為「正典」,經過長時間得到信仰群體認受的結果,若他們都不明白其內容,如何確認該書卷具有信仰的價值。當然,若只是從近代讀者的角度來理解經文,完全不用理會作者想表達的原本意思,這就是後話了。
另一問題是不同學科有不同釋經方向。希伯來聖經、新約或是神學都有不同的治學方法,就算是近代的心理輔導,或是社會文化,都可以對經文有截然不同的理解。例如神學對經文的「一致神學觀」的看法,就可以把「女人的後裔」理解為預言彌賽亞的救贖。心理輔導又可以從該隱亞伯的兄弟關係,建構他們原生家庭對他們的影響。至於社會文化,又會對兩人的農業和畜牧業背景,分析出衝突的原因。這只由於不同學科的釋經不同,處理經文的方法有異,不能說對錯的問題。學習的人就要掌握和理解不同經文看法的原因,不能把某一方向理解出來的意義定於一尊,要問自己想從甚麼角度來看經文。
這裏的釋經只從希伯來聖經的角度來看經文,從文本的字詞和句式的表達,嘗試找出編修者想透過經文表達甚麼意思。
黃天相
20-8-2020
注意:若有興趣者,請用電腦網頁版本付款US$6.5購買,謝謝!
訂閱即可取得存取權限
立即訂閱,即可閱讀更多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