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來有空時因為要負責講座就多想着長執在教會的角色,我覺得要理解他們的貢獻,主要建基於兩個條件:第一不是他們在教會內的表現,而是他們在教會外的行事為人!第二是他們究竟理解信仰的真正內涵有多少!

Hebrew Bible Study:Wong Tin Sheung
近來有空時因為要負責講座就多想着長執在教會的角色,我覺得要理解他們的貢獻,主要建基於兩個條件:第一不是他們在教會內的表現,而是他們在教會外的行事為人!第二是他們究竟理解信仰的真正內涵有多少!
信仰只使我們掌握面對不同處境的方法,並不是保證使人有稱心愉快的遭遇。
以前教中學時,每逢捉到學生犯事,很多時他們的反應多是說道:「為甚麼只捉我而不捉其他人呢?」情況有如信徒常問:為何神安排我經歷到這些苦楚,其他人又不用遇上?
人想自己明天是甚麼模樣,就要今天抉擇做怎樣的人了。
我只怕現在的教會只是既然安排直播,那就不要浪費,順道把直播的檔案放上網,一雞兩味,必然的原因是「方便不能參加聚會的會友收看」。可是教會好像從不理會對信徒帶來壞的影響。
我們每天都要接受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,至於服務的質素怎樣,這就真的只能決定於提供服務的人怎樣看自己的專業了。其實我自己不也是一樣嗎?自己教書怎樣,是取決於我對自己的要求,並不是來自甚麼外在壓力的。
各位放心,本人決定理論上不會再加月費了,不是我已不喜歡金錢,而是我真的忍受不到要逐篇文章重設新的訂閱費用。
抱歉為大家製造麻煩,若能夠繼續訂閱支持,感激不盡,若因加價而要退去,也只好說一聲抱歉!期望大家可以找到其他適合的地方作支持,我深明得到別人的支持是繼續做下來的最佳動力。
我在這裏不斷寫東西,由2020年6月25日開始,收取人家訂閱費用已接近兩年了,感激有人從第一個月開始已支持訂閱直到如今,從無間斷。之後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陸續加入,到了現在仍有新的訂閱者,我感恩之餘真的只有感激大家的支持。
我們與別人相處,很多時想清楚對方的想法,怎料只是得到「標準答案」,一方面是看對方是誰,給予對方適合的回應,只一方面,又要顧及自己的形象,於是又提供配合自己的答案,未必得到最準確和真誠的答案。
因為辦公室的電腦已用了多年,不知原因,每次登入的速度慢得很,有時登入後卻又當機,我要強行關掉電腦再開啟再等一陣才能成功使用,有時還要重複兩三次。於是就心想更換電腦的念頭了。
今天母親節有幸不用負責聚會,老闆娘和我可以陪黃阿媽返教會了。
近幾十年來發展網上服務,真的是為世界帶來不一樣的改變,不單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已拉近,可以在轉瞬之間與對方聯絡,並且把一切資源互通,任何人也可以在網上取得自己所需要的資料。
傳道者以王的身分經驗地上一切的享受,總結最終都是虛
限聚令放寬後,多日來看到新聞報道,各人好像大解放一般,無論甚麼戶外地方,都出現大量群眾。很多人都說自己是「抗疫疲勞」,一定要出外鬆一鬆,仿似是要用其他方法使自己「疲勞」一樣。我卻完全無動於中。
信仰是神人關係的互動,不單是對神的態度,也是包括與神關係建立後對人的態度。信徒有時以為自己要從世間退出來,才能建立與神親密的屬靈生命。我們斷不可能自稱對神有敬虔的崇高境界,卻又可以用惡行對待人,也不應常口稱愛天上的父神,卻又可用惡謀取私利。
很多人都善於安慰別人,每當人遇到挫折時,常見聽到的說話是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,或屬靈一點就說:「神的安排必有深意。」可是這情況是否必然出現,那就要看那些遇到失敗的人究竟是怎樣面對失敗了。
我從不是反對別人對我客客氣氣,也不是不喜歡聽讚賞的說話,只是害怕聽到客氣的讚賞。有些人不知為了鼓勵別人,還是另有獨特的標準,總是在他口中的說話「只有讚賞,沒有指正」。
我只知要做手術既不快又令人擔憂的事,怎樣想都不會改變事件的性質,令自己高興起來的,甚麼正面負面思想都是多餘的,因為怎樣想法都未必一定如願的,否則人就不會病逝了。我怎樣預備和掌握面對不同的處境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我記得開始使用網絡服務,是我在以色列讀書的時間,那時還是用電話線以64k的速度上網,到了現在使用1000M,帶來方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