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是不能單靠其他人的看法就能夠代替自己的思考。我接受自己提出疑問,但不應是人云亦云,沒有甚麼思考就只跟隨別人的想法。對聖經的理解如是,判斷是非亦如是。

Hebrew Bible Study:Wong Tin Sheung
有時是不能單靠其他人的看法就能夠代替自己的思考。我接受自己提出疑問,但不應是人云亦云,沒有甚麼思考就只跟隨別人的想法。對聖經的理解如是,判斷是非亦如是。
有教會的牧師曾對我說,這段經文正是證明舊約支持說方言的根據(另一段是撒上十5先知用各樣樂器下山,他們「受感說話」),我只好回答他,說道:「這是很簡單的亞蘭文,並不是甚麼方言的證據。」很多時教會的看法就是建基於誤解,誤解卻又自己不懂得卻又以為自己懂得呢!
聖經中出現亞蘭文的篇幅,並不是特別的原因,只是內容的需要。
我們相信神,甚麼才是「相信」,這就要看看但以理三個朋友的示範了。
但以理書指出伯沙撒為王(但五1),查實當時是他父親拿波尼度作王,但因病離開到提瑪(Teima)居住了十年,由伯沙撒攝政。結果有人從經文找到證據用作反證,伯沙撒曾宣告國中位列「第三」(但五7、16、29)。這「第三」就能證明伯沙撒並未把自己看作王,位列第三的原因是伯沙撒心目中「第一」是他患病離開的父親拿波尼度,「第二」才是他自己,「第三」就是解字的人,因此就能按此證明是反映當時真實的歷史。
但以理書常把一七之半理解為預言耶穌基督。若是的話,但以理書形式的目的是甚麼呢?只給後人看嗎?
但九章 24 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,已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