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詩情畫意系列】神坐着為王(詩九十九1-9)
神坐着為王不是抽象的觀念,而是在信徒心目中的具體形象。這就表達在我們如何反應對神的態度了。有些信徒除了每週返教會聚會外,表現與其他人完全沒有分別,思考方式也是一樣。這樣如何承擔神所託付的「使命」呢?神就是叫我們與世俗分辨出來,用神的眼光看世界。我們腦海中知道神作王,掌管一切。若是每天總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,又如何可以經驗神呢?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神坐着為王(詩九十九1-9)
神坐着為王不是抽象的觀念,而是在信徒心目中的具體形象。這就表達在我們如何反應對神的態度了。有些信徒除了每週返教會聚會外,表現與其他人完全沒有分別,思考方式也是一樣。這樣如何承擔神所託付的「使命」呢?神就是叫我們與世俗分辨出來,用神的眼光看世界。我們腦海中知道神作王,掌管一切。若是每天總是為自己的利益打算,又如何可以經驗神呢?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神坐着為王(詩九十九1-9)
人常說等候神,可是甚麼才算等候呢?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詩一三一1-3:等候神的態度
詩篇中的讚美詩教導人在聚會中能夠與否,投入與否,並不是靠外在的形式和技巧,而是在於人如何體會崇拜中神臨在的態度。若程序加插很多自身的需要,這又如何專注在神的身上呢?神的屬性建基於人究竟在日常生活中經歷了神有多深,並不是外界能夠幫助的。若信徒群體都沒有恰當的屬靈生命,又如何能夠一起面對神的臨在呢?這就是人家所說「虛有其表」的宗教活動了。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詩篇一一七篇:讚美詩的作用是讚美神,不是滿足人的需要
有人列舉了一些條件作為希伯來詩體的特點,可是要辨別希伯來聖經的詩體並不容易,難以區別詩體和人物對話,混淆兩者的分別。雖然不同學者都確立了一些準則,可是那準則未必能夠準確作為衡量詩體條件的理由。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理由未必是理由;詩體不定是詩體
近代常以平行句的方法來研究詩體,這是重要的突破,還是作用不大的方法呢?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淺談平行句分析
詩篇原本在宗教場所唱誦的詩歌,目的是配合宗教禮儀,一旦編輯成詩篇,成為希伯來聖經其中一卷經卷,理論上其功能跟其他經卷沒有分別。既然成為宗教典籍,應該跟其他典籍一樣具有宗教教育的功能。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詩歌本意是唱詠;經文實體是信仰教導
我們理解詩篇,不應只著重當中的詩句是否切合自己的處境,而是要理解詩篇所要表達的信息。既然詩篇被列入聖經的經卷,就理當跟其他經卷一樣可以用作客觀的信仰教導。 繼續閱讀 【詩情畫意系列】看詩篇不用自作多情,只要客觀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