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一三一1-3
1 耶和華啊,我的心不狂傲,我的眼不高大;重大和測不透的事,我也不敢行。
2 我的心平穩安靜,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;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。
3 以色列啊,你當仰望耶和華,從今時直到永遠!
人等候神時並不是甚麼都不用做,也不是抱着手只看着神替自己工作。等候建基於信靠,信靠就是不會因任何環境有所動搖。這就要人面對時所表現出來的一貫態度了。不是順境時受到迷惑就陷入試探,逆境時面對艱苦又放棄信仰。信徒深知道要信靠神,信靠神卻要建基於等候的態度,在過程中可能走到兩個極端,第一是甚麼也不用做,等候神替我們解決,第二是以自己化身為神的代表,以自己的行動代替神的工作,我們如何界定位置呢?詩篇一三一篇雖然只有三節,卻清楚交代等候神的核心教訓。
人的態度
「耶和華啊!我的心從不狂傲,我的雙眼從不自高」
(יְהוָה לֹא־גָבַהּ לִבִּי וְלֹא־רָמוּ עֵינַי)
「狂傲」(גבה)的動詞有正面的意思,如神受到「高舉」,或是人的行事受到「高舉」(賽五十二13)。即是說,神或人可以受其他人高舉,而不是人自我高舉,否則就成了「高傲」了。先知常指出「狂傲」是神討厭人的行為(耶十三15;結十六50、番三11),神不會容忍(詩一O一5;箴十六6)。「不狂傲」是詩人對神一直以來的態度。人驕傲導致敗壞的出現,縱使人驕傲之前多麼忠心,為神做了很多大事,都是沒有作用的,例如烏西雅強盛時狂傲,要在香壇上燒香,不聽從祭司勸阻,結果他立刻患上大麻瘋被隔離直到逝世(代下二十六16-26、31)。
Subscribe to get access
Read more of this content when you subscribe today.
黃天相
27-2-2021修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