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宗教禮儀系列】普珥節
宗教聚會不是單向式的,只要求人向着神的應有態度,同樣也應該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,這才是聚會的應有方向。可是今天不斷高舉網上聚會,看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,只變成着重個別與神的關係,更可以不用按時共同敬拜,只用按自己空閒的時間看回錄影檔案就成了。這也不是進步還是退步,是高境界還是低境界呢?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普珥節
宗教聚會不是單向式的,只要求人向着神的應有態度,同樣也應該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,這才是聚會的應有方向。可是今天不斷高舉網上聚會,看為未來發展的大趨勢,只變成着重個別與神的關係,更可以不用按時共同敬拜,只用按自己空閒的時間看回錄影檔案就成了。這也不是進步還是退步,是高境界還是低境界呢?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普珥節
猶太人節期既有嚴肅的一面,透過父母在節期中負責教導信仰,但同時也有輕鬆的一面,在其中可以享受歡樂的活動。教會傳統又如何,節期中父母的惟一角色,彷似只是安排出外旅遊。教會安排的聚會,又只是「坐」而「聽」或「默想」,周而復始下,又怎能每次都可以「靈命復興」呢?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修殿節
以色列人的節期多要求人在當天「甚麼工作都不要做」,享受聖會。住棚節是慶祝收成的日子,更是連續七天住在棚子裏,享受與家人在一起,為何他們可以做到,教會連弄辦幾天的夏令營都那樣困難?就算奇蹟般可以舉辦,可是總有些信徒因為各樣理由要求遲到早退,或是自由出出入入的呢?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住棚節
贖罪日是以色列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日子,是「安息日中的安息日」,這反映他們的信仰不單是對神的感受,還包括是與人的關係。更重要的是,他們對神的關係正就是反映有自己對人的關係中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贖罪日
信徒看奉獻為神犧牲付出,以色列人卻有不同體會。希伯來聖經時代起,他們為神獻祭和奉獻是沒有問題,為何他們可以做到呢?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義系列】五旬節
人經歷神的賜福,必然會情緒高漲上感到高興。若只是流於口頭上感恩,情緒減退後就回復平靜,歸於無有。平安祭的設立就是把自己高興的情緒具體化表現出來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平安祭的意義
贖愆祭與贖罪祭有所不同的,贖愆祭不單要處理神的關係,更要處理與其他人的關係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贖愆祭的意義
若信仰只求使自己好過,卻又不用付代價,甚至乎做甚麼也可以,更以為神看為沒有問題,這樣的信仰才是最大問題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贖罪祭的意義
我們的信仰常說要結合生活,又常要信仰生活化,可是理論有許多,單就看信徒如何使用他們的假期,仍要閉眼只說大道理,就真是有點唔化了!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新年
猶太人的節期與教會不同,他們多以家庭為中心,教會節期多只在教會舉行一個聚會就完成了,信徒除負責那幾個人角外,其餘都是坐着、看着和聽着……也有些睡着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逾越節
來源 雖然「安息日」的名稱不在創一1~二3中出現,但是經文卻顯出安息日的由來。神 …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安息日
我們與神斤斤計較自己的付出,代表自己喜歡不想付出的東西,多於神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素祭的意義
各樣律法保存在聖經裏應該仍具價值,我們怎樣尋求它們的價值才最重要。 繼續閱讀 【宗教禮儀系列】律法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