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:內容只屬個人分享,目的只讓我的學生知道我寫書評的方法,並沒有任何權威性的指導。
書評目標
寫作書評各有不同的要求,可按個人的喜好選擇批評的方向,可是基本的要求只有一個,就是必須提供具說服力的根據對來證明自己評論的有效性,藉此客觀地評論該書的優劣。
寫作要求
作者寫釋經書的目的當然是要解釋聖經,作者在過程中必然需要提出自己的「論點」。「論點」是對經文表達出他的見解或解釋,不過釋經書單是提出論點是不足夠的,作者若要使讀者信服自己的論點,就必須要用不同「論據」加以說明。「論據」是支持論點的證據或理由,因此決定釋經書是否寫得好,就要看書中有沒有提出有效的論據了。至於怎樣決定「論據」是否有效,那就要看作者怎樣「論證」了。「論證」是作者使用論據來建立論點的方法,常作衡量的條件就是看有沒有邏輯的推論了,例如把沒有關係的東西看為有直接的因果關係。若論點、論據和論證三者沒有理想的建構,讀者是難以跟從作者的想法,也不能信服書中內容。
書評方向
書評並不是單表達評論者是否同意作者的「論點」,而是要看書中作者所提出的「論點」是否有說服力的「論據」支持,闡釋論據來證明論點時是否清晰和明確的有效「論證」。論證正是顯示解經者的真正能力,論證的過程中首要的要求必定要具有邏輯的推論,其次是引用的資料作例證是否具有真正的關係。
例如有人提出一個論點,把約伯記第一、二章的「撒但」理解為魔鬼,引誘人犯罪。他的論據是有聖經的支持,論證時則列出不同的經文加以支持。若是它的本質是從天上墜落(路十18),它是古蛇,又叫魔鬼,也叫撒但(啟二十2)。耶穌也受魔鬼試探(太四1),也看為撒稗子的「仇敵」(太十三39;彼前五8),使人偏離正路(約八44;徒十三13),又使猶大出現出現出賣耶穌的思念(約十三2),因此人要抵擋魔鬼的詭計或羅網(弗六11;帖前三7;雅四7),並且也是掌死權者(希二14),也是犯罪者(約壹三8)。
論點是約伯記中的撒但是「魔鬼」,論據是聖經中有其他經文支持,論證是列舉了不同經文描述撒但是魔鬼的教訓。書評者不是表達贊成或反對作者的論點,而是評論作者的論點有沒有提供具說服力的論據支持,論證的方法是否恰當。
作者認為有經文支持,這樣出現兩個問題,第一是忽略了約伯記經文本身想要表達的意思,例如伯二1就指出撒但與其他神的眾子,同是「侍立在耶和華的旁邊」,理應是神的眾子其中一員。第二是經文只是新約經文,是約伯記形成幾百年後對撒但的理解,並不一定是等於約伯記編修者當時想要表達的意思。
至於論證方法也有問題,只找出涉及撒但是魔鬼的新約經文,舊約中也有兩處出現「撒但」的記載,又沒有理會(代上二十一1;亞三1-2),明顯舊約的經文反映出比新約較接近的理解。其次是天使墮落是兩約時才出現的經驗(參以諾一書),舊約時理應還沒有的,例如波斯和希臘的「君」抵擋以色列「君」米迦勒(但十三13、20),約伯記和其他舊約的經文可以表達出後期的觀念嗎?新約可以有「魔鬼」的理解,因為新約是承接了兩約時天使墮落的觀念,因此就可以把撒但看為魔鬼。那並不等於舊約時的撒但就是魔鬼了。
書評者就此可以總結出作者把約伯記理解為「魔鬼」,並不具說服力(也未必等於錯誤的),作者未能提出有效的論據證明的論點,在論證過程中更未見能夠證明直接的邏輯關係。
書評方法
書評主要分為三部分,主要多是先讚後彈的:
(一)內容簡介:
這部分不用詳細交代,不能以「撮寫內容」代替評論,這部分只需用作「引言」作用,若是3000字書評來說,以100字為限較好。有時也可直接評論該書,連內容簡介也可略去,除非需要論述全書脈落。
注意不用交代作者身世,特別是作者學歷與書籍的好壞並沒有直接關係,因此不能以作者的學歷就指出該書有深入的研究。除非評論者想討論內容受限於作者的背景因素影響,例如作者沒有任何舊約訓練卻寫舊約的釋經書,多處顯示出其局限。
(二)讚賞部分:
讚賞要言之有物,不能表達太表面又沒共鳴的「正面說話」,低層次的評論特徵是評論與書本內容無關,並不是書評的要求,例如:
👎印刷精美,字體美觀,紙質上乘、價錢合理
- 問題:書評不是廣告,這不是作者可以控制的
👎書本編排恰當,易於閱讀和掌握
- 問題:這只是編輯問題
👎多註腳代表寫作認真
- 問題:多註腳只是代表作者引用參考資料的出處,這是研究者基本的要求,沒有的反而可理解為剽竊。多少註腳並不代表甚麼。
- 問題:有些多註腳但內容只是東拉西扯把資料夾雜在一起,書評者重點是要討論書中內容,不是註腳多寡。
- 問題:從內容看,有時作者根本沒有看過引出來的參考資料的,只是照抄他所引用資料的註腳。
👎多參考書目代表學問淵博
- 問題:要看內容是否與參考書目的關係,很多時都是列出來,作者沒有「參考」過的。
👎多圖畫圖表吸引力強
- 問題:這樣的話漫畫書就最吸引,但書評的優劣不是用是否「吸引」來決定的。圖表的作用只是解釋,並不能代表解釋是正確的。
👎複述一段內容,然後讚賞為有貢獻和使自己對某方面加深認識
- 問題:這類評論可適用於任何書本任何部分,書評也不是只看論點,而要評論論據和論證的。
👎對某些地方有反省和得着
- 問題:書評不是讀書報告,更不用表達讀後感。
👎論述範圍只涉及書本的某些部分,而沒有包括全書範圍
- 問題:常見只是書本的最初部分,這只能顯示評論不夠全面。
👎只多論及「序」、推介文或以作者背景加以發揮
- 問題:序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,並不具代表性。推介文別入只是客氣的說話,不必認真。
👎 讚賞或批評只是表面的事,而不是書中實質的內容,如論述恰當,內容精簡易於掌握
- 問題:書評者忽略書評的目的和方法,自己評論書中的論點、論據和論證時,自己都要提出具說力的論據和論證的。
👎只替書中補充缺少的內容
- 問題:要找出書中缺少了的論述,是輕易而舉的事,並不能證明書中的論述本身有問題,除非那缺少的內容是很重要的事,例如論述約伯記沒有提及撒但當時的角色。否則不用其他書的資料來替書本加以補述。
(三)批評部分:
這部分就是顯示書評者的批判能力,也是書評的主要目的,書評者必須顯示具說服力的理由加以證明。高層次特徵:
👍書評者不是只表達贊同或欣賞作者的研究,而是要提出自己的論據證明書中的問顯,如及論述錯誤、討論不清楚、引述資料問題。
👍找出書中根本常重複的問題,如前後矛盾,解經問題。
👍不是單獨式表達,可以用分題表達共同的評論,然後從書中不同部分找出相同的問題作為例證。
例子會遲些示範給大家知道。
個人習慣
這只是分享我的個人的習慣做法,並不是惟一和最好的,各人都可以按自己喜好去做。
書評者宜一面看書,一面拿着白紙寫下自己覺得書中的問題,內容只用簡略扼要就成,目的只是方便自己找回自己看到的問題的正確位置,例如頁4,第5行,解釋撒但釋經問題。頁6,第三段,解釋神的作為時前後矛盾。
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:第一是事後可以從自己的筆記摘要中看到整本書的問題,方便自己組織資料,把共同的問題編排在一起,作為不同的論據,加強自己論述的說服力。第二是為了避免自己看到書中的問題,事後難以找回正確的位置(就算在書中寫了提到示也難以事後找回的,特別是寫了很多東西)。
黃天相
12-9-2022
1-8-2023修訂
後記:
我要求同學做書評,並不是要求同學寫出本人所想的東西,評分標準不單是看批評是否正確,而是同學有沒有顯示嘗試去做的心態,低分者只是重於複述內容,然後說對讀者有xx幫助,或是全是「主觀」的感受,例如「我同意」、「我覺得」,「對我有幫助」,書評並不是信仰反省。